晤語
晤語(wù yǔ)
發音(Pronunciation):wù y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晤語是指會面時的言辭,指會談、交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晤語是由“晤”和“語”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晤意為見面,語意為言語。晤語即指會面時的言辭,特指會談、交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晤語常用于描述兩人或多人在會面時的交流對話。可以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如商務會談、朋友聚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晤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晏嬰的人因為得罪了國君,被貶到一個偏遠的地方。后來,晏嬰的才能得到了重用,他被任命為相國。當晏嬰再次回到國都時,國君非常高興地與他會面,對他說:“晤語之善,無如先生。”意思是晏嬰的言辭非常出色,沒有人能夠與之相比。從此以后,“晤語”就成為了形容會面時的交流對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晤語是一個名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會議上,各位代表進行了熱烈的晤語。
2. 面對面的晤語,更容易溝通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晤語”。可以想象自己和一位重要的人進行會面,通過言辭交流來達成共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交流對話相關的成語,如“言辭犀利”、“話不投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我和朋友在操場上晤語了一番,商量著一起玩什么游戲。
初中生(12-15歲):老師在班會上和我們晤語了一下,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
高中生(15-18歲):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晤語會,大家就學校的事情進行了討論。
大學生(18-22歲):在實習期間,我和公司的領導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晤語,討論了項目的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