籮篩
成語(Idiom):籮篩 (luó shāi)
發音(Pronunciation):luó sh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質低劣,毫無價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籮篩是一種用竹篾或草織成的篩子,用來過濾雜質。籮篩成語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質差,毫無價值,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籮篩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或事物的價值低劣,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或學習中,揭示某人或某事的缺點或無用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籮篩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猛傳》中。據記載,王猛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有一次他在宴會上,看到有人用籮篩過濾米粒,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比喻:籮篩過濾米粒的過程就像是篩選人才,只有通過嚴格的選拔,才能留下優秀的人才。于是,他用籮篩來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質低劣,毫無價值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詞“籮篩”表示品質低劣、毫無價值的事物,一般作為主語或賓語出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產品質量太差,簡直就是個籮篩。
2. 這個人一點才華都沒有,就是個籮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籮篩的形狀與品質低劣、毫無價值聯系起來。想象一個籮篩中只有雜質,沒有有用的東西,幫助記憶籮篩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學習其他揭示人或事物缺點的成語,例如“無用之人”、“庸人自擾”等。
2. 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了解成語的起源和使用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寫得亂七八糟,簡直就是個籮篩。
2. 初中生:這個游戲太無聊了,玩了幾次就覺得像個籮篩。
3. 高中生:這本書內容淺薄,毫無學術價值,簡直就是個籮篩。
4. 大學生:他的論文沒有任何創新點,充滿了廢話,簡直就是個籮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