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
基本解釋
(1).指朝廷政令。《宋史·李綱傳上》:“八曰議本政。謂政出多門,紀綱紊亂,宜一歸之於中書,則朝廷尊。”
(2).指農事。 宋 戴埴 《鼠璞·楮券源流》:“古人惟重本政,穀粟桑麻及諸用物食物。食物本也,錢末也,楮又末之末。”
成語(Idiom):本政(běn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自己的本分和職責,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政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本指本分、本身,政指行政、政務。本政表示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不越權、不越位,恪守職責,不貪圖權力和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政常用于教育、職場等場合,用以告誡人們要忠于職守,勤勉工作,不做違背原則的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政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五年》中,該篇記載了一個名叫季孫斯的人,他在擔任國君的職務期間,勤勉盡責,不謀私利,深受人們的贊賞。后來,人們用“本政”來形容他的為政之道,成為了一種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本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為一名公務員,我們要牢記本政,為人民服務。
2. 在工作中要遵守本政,不圖私利,不越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本政”兩個字拆分開來記憶,將“本”字理解為本分、本身,將“政”字理解為行政、政務。然后將兩個意思聯系起來,形成成語“本政”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本政相近的成語,例如“本位”、“本分”等,以加深對本政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作為學生,我們要認真學習,做好本政,不做作業不偷懶。
2. 初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們要帶頭遵守紀律,做好本政,不遲到不早退。
3. 高中生:作為學長學姐,我們要關心新生,幫助他們適應學校生活,做好本政。
4. 大學生:作為志愿者,我們要盡心盡力為社區服務,做好本政,幫助有需要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