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
基本解釋
◎ 冰封 bīngfēng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
[congelation;freeze-over] 指江、河等冰凍覆蓋
冰封雪凍
詳細解釋
冰凍覆蓋。《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 晉 杜預 注:“記寒過節,冰封著樹。” 唐 李紳 《登禹廟回降雪》詩:“湖暗冰封鏡,山明樹變梅。” 柯靈 《向拓荒者致敬》:“ 中國 無產階級文藝的發生與發展,是和無產階級革命血肉相連的。它在冰封的大地萌芽,用血淚的培灌成長……它就是人民的戰斗和愿望的結晶。”
成語(Idiom):冰封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寒冷的天氣使水面結冰,也比喻事物停滯不前,沒有任何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封是由“冰”和“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冰是指水在低溫下凝結成的固體,封指封閉、關閉。冰封這個成語原本是形容水面結冰,冰覆蓋整個水面,使得水面上的活動完全停止。后來,這個成語也被引申為比喻事物停滯不前,沒有任何活動或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封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事物因為某種原因而停滯不前,沒有任何進展。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在寒冷的冬季,河流被冰封,船只無法通行;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機構或組織因為某種原因而停滯不前,沒有任何創新或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封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五蠹》一書中。故事中,韓非子講述了一個關于冰封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個國家的人民都很勤勞,但是國家的統治者卻不善于管理,導致國家的經濟一片蕭條。這時,有一位智者告訴國王,國家的經濟就像是一片冰封的江河,只有打破冰封,才能使水流暢通,國家才能繁榮昌盛。這個寓言故事成為了冰封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因為資金問題已經冰封了一年了,一直沒有任何進展。
2. 在寒冷的冬天,湖面被冰封,無法進行游泳和釣魚。
3. 這家公司的創新能力被內部的保守思想冰封了,已經很久沒有推出新產品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冰封的形象與停滯不前的事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湖面被冰封,上面的船只無法前進,就好像某個項目或事物因為某種原因而停滯不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冰封相關的成語來擴展知識。例如,“冰天雪地”、“冰雪聰明”等成語都與冰雪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來了,湖面冰封了,我們可以去滑冰了!
2. 初中生:這個計劃因為各種問題冰封了,需要重新考慮。
3. 高中生:他的才華被家庭的束縛冰封了,無法發揮出來。
4. 大學生:這個社團因為管理不善,已經冰封了很久,沒有任何活動。
5. 成人:這個行業因為政策的限制,已經冰封多年,沒有新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