霣墜
成語(Idiom):霣墜(yǔn zhuì)
發音(Pronunciation):yǔn z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雨水滂沱、如注傾瀉之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霣,指大雨;墜,指傾瀉。霣墜形容雨勢非常大,水流如注,形勢猛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雨勢非常大、水流傾瀉的場景。也可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猛烈、激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名叫禹的傳說人物。傳說中,禹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偉大治水者,他用了九年的時間治理了洪水,使百姓免于水災。因此,禹被尊稱為“禹王”,他的事跡也流傳至今。霣墜一詞被用來形容禹治水時傾瀉的大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霣墜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下了一夜的霣墜,田地里積起了一層水。
2. 霣墜的大雨讓街道變成了小河。
3. 這場比賽的氣氛霣墜,觀眾們興奮異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粓龃笥陜A瀉而下的場景,以及水流湍急的情景,幫助記憶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天氣相關的成語,如“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等,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今天下了一場霣墜的大雨,我們不能出去玩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地區常年都有霣墜的天氣,要注意防范洪水。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城市的夏天常常有霣墜的暴雨,交通受到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