闟耳
成語(Idiom):闟耳(xì ěr)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ì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耳朵非常靈敏,能夠聽到微弱的聲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闟耳的“闟”是指聽得非常仔細,耳朵湊近,用心傾聽,而“耳”則指耳朵。成語中的“闟耳”形容人的耳朵非常靈敏,能夠聽到微弱的聲音,表達了對細節(jié)的關(guān)注和敏銳的感知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耳朵非常靈敏,能夠聽到一般人聽不到的聲音。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對細節(jié)非常關(guān)注,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子因為父親去世,哀痛之余,整日沉默不語。孔子問他為何不出聲表達哀思,曾子回答說:“我耳朵闟。”孔子聽后贊嘆道:“曾子的耳朵真是闟耳啊!”從此,闟耳成為形容曾子耳朵靈敏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耳朵真是闟耳,連最微弱的聲音都能聽到。
2. 她對細節(jié)非常關(guān)注,總能發(fā)現(xiàn)別人忽略的問題,真是闟耳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成“闟耳”就像是耳朵湊近,用心傾聽,形象地表達了耳朵非常靈敏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耳朵靈敏的成語,例如“聰明過人”、“耳聰目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個朋友的耳朵特別闟耳,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的鳥叫聲。
2. 初中生:老師說話的時候,我們要闟耳傾聽,不要錯過任何重要的信息。
3. 高中生:他的音樂天賦非常高,耳朵闟耳,能夠聽出音樂中的細微差別。
4. 大學生:在研究領(lǐng)域里,要有闟耳的觀察力,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的本質(zhì)和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