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勒
成語(Idiom):遏勒(è lè)
發音(Pronunciation):è l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遏制、阻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遏勒是一個漢語成語,由“遏”和“勒”兩個字組成。遏,意為阻止、制止;勒,意為束縛、壓制。遏勒的意思是通過阻止或制止某種行為或趨勢來達到控制的目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遏勒常用于描述對某種不良行為或趨勢進行制止或阻止的情況。可以用于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表示采取措施來遏制一些不利的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遏勒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一年》。故事中,齊國的宣公想要攻打鄰國晉國,但他的大臣們認為這樣做不利于國家的長遠發展,因此勸阻宣公不要貿然行動。大臣們用了一個比喻,比喻宣公如同一匹烈馬,需要用韁繩(勒)來控制、遏制(遏)住它的狂躁。從此,遏勒成為了一個象征控制、遏制不良行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遏勒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遏”為動詞,表示阻止、制止;“勒”為賓語,表示被遏制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遏勒犯罪的蔓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勇敢地面對,而不是被困難所遏勒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遏勒”與“壓制、阻止”這些意思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用繩子(勒)將一匹烈馬(遏)牢牢束縛住,從而遏制住它的狂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遏勒相關的成語,如遏揚、遏惡揚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遏勒不良習慣,要多讀書、多運動。
2. 初中生:為了遏勒非法行為的發生,學校增加了安全防范措施。
3. 高中生: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來遏勒環境污染的問題,保護我們的家園。
4. 大學生: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遏勒社會問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