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
基本解釋
(1).《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謂益友和損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唐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詩序:“戲謔而逢規誡,指諷而見師表,益過三友,豈易得哉?” 宋 秦觀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詩:“投閒數訪之,可得三友益。” 明 楊慎 《送謝子佩》詩:“益者來三友,同心得二人。”
(2).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琴、酒、詩。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詩:“欣然得三友,三友者為誰?琴罷輒舉酒,酒罷輒吟詩。”
(3).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月、梅、杖。 宋 陸游 《梅花》詩:“江上梅花吐,山頭霜月明,摩挲古藤杖,三友可同盟。”
(4).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松、竹、梅。俗稱歲寒三友。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贈妓善作墨梅》詞:“松篁佳韻,倩君添作三友。” 清 朱耷 《題三友圖》詩序:“三友,歲寒梅、竹、松也。”
(5).謂以三種事物為友。指梅、竹、石。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梅竹石三友》:“今人但知松、竹、梅為三友,莫知梅、竹、石之為三友也。”
(6).指本身與其他二物共為三友。 宋 陸游 《長歌行》:“灶突無煙今又慣,龜蟬與我成三友。” 宋 陸游 《題庵壁》詩:“身并猿鶴為三友,家託煙波作四鄰。” 宋 陸游 《感昔》詩:“身琴腰劍成三友,出 蜀 歸 吳 歷百城。”
成語(Idiom):三友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y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的是忠誠的朋友、互相幫助的伙伴,指以友情為基礎的三個好朋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友是由數字“三”和“友”組成的成語,表示三個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互助關系。這里的“友”指的是朋友,指的是彼此關系親密、信任和幫助的好朋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友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三個人之間的友情,也可以用來形容三個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和默契。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來形容三個最好的朋友,三個互相幫助的同事,或者三個志同道合的伙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三友”的故事來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西楚霸王項羽有三個忠誠的朋友,分別是韓信、彭越和英布。他們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共同為實現項羽的理想而努力奮斗。這段故事成為后人稱贊友情和互助精神的典范,也使得“三友”成為一個代表友情和團結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友是由“三”和“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指的是三個人;“友”表示朋友,指的是友情和互助關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三個是真正的三友,彼此之間互相信任和幫助。
2. 他們三個人合作默契,真是一對好三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三友”成語中的“三”字,想象三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互助關系,通過這種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友情和互助相關的成語,如“四海之內皆兄弟”、“知己知彼”等,加深對友情和合作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兩個好朋友一起組隊參加比賽,我們互相幫助,真是一對好三友。
2. 初中生:他們三個人在困難時互相支持,真正體現了三友的精神。
3. 高中生:三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了學生會,他們之間的友情和合作讓整個學校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