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肆
成語(Idiom):枯肆(kū sì)
發音(Pronunciation):kū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干燥、枯燥無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肆是由“枯”和“肆”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枯”意為干燥、無味,指事物失去鮮活、生氣;“肆”意為粗俗、猥褻,指言辭不雅??菟烈辉~形容言辭干燥、枯燥無味,缺乏生氣和趣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枯肆一詞常用于形容文學作品、演講或人的言辭缺乏情感、生動、有趣等特點。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些人的言辭干燥乏味,缺乏創意和吸引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枯肆一詞最早見于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鴛鴦瓦冷霜滑沙,暗度陳倉細細斜。枯肆離人淚,淚墮幽閨花?!卑拙右自谶@里用枯肆來形容離人淚,意味著淚水干燥無味,缺乏生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演講太枯肆了,聽得我都快睡著了。
2. 他的文章寫得枯肆無味,完全沒有吸引力。
3. 這本小說太枯肆了,讀了幾頁就不想繼續看下去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枯肆”聯想成一片干燥無味的土地,來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言辭干燥無味的成語,如“枯燥乏味”、“索然無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太枯肆了,我一點都不喜歡。
2. 初中生:老師的課講得太枯肆了,我都快困得睡著了。
3. 高中生:這本書的描寫太枯肆了,完全沒有生動感。
4. 大學生:這篇論文寫得枯肆無味,沒有任何新意。
5. 成年人:他的演講太枯肆了,聽得我都想離開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