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目
基本解釋
(1).謂不稱其名?!斗Y梁傳·閔公元年》:“冬, 齊仲孫 來。其曰 齊仲孫 ,外之也;其不目而曰 仲孫 ,疏之也。” 范寧 注:“不目謂不言公子 慶公 ?!?br>(2).不看。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崔麗人》:“畫(鷹圖)、詩、書皆絶神品也,余驚詫良久。時有司群官吏環視,因縮不目,託以跋語佳勝贖之?!?/p>
成語(Idiom):不目
發音(Pronunciation):bù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看、不盯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不注視、不專注地看,不加以關注或不關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人或某事漠不關心、不在意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目這個成語源自《后漢書·劉向傳》。劉向是漢代的一位著名學者,他學問淵博,博覽群書。有一次,他到宮廷拜訪皇帝,但皇帝卻完全不理會他,甚至連看都沒看他一眼。劉向雖然感到非常失望,但他并沒有表露出來,而是默默地離開了。后來,他寫了一篇文章,用“不目”來形容這種被冷落、被忽視的感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目是由“不”和“目”兩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不目一絲一毫,完全沒有關心的態度。
2. 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有些學生不目著,心思都飄到了別的地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目”與“不看”進行聯想,表示不關注、不注意的意思??梢酝ㄟ^多使用和練習這個成語,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不關注、不注意相關的成語,如不聞不問、不屑一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明看著老師講故事,但他不目著,一直在玩自己的玩具。
2. 小學生:在課堂上,有些同學不目著老師講解的內容,而是悄悄地玩手機。
3. 中學生:考試前,有些同學對科學課不目,他們只關注文科類的科目。
4. 大學生:有些學生對社會問題不目,他們更關注自己的學業和個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