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蘗
成語(Idiom):麴蘗(qū niè)
發音(Pronunciation):qū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釀酒的麴曲和蘗木,比喻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麴是釀酒的發酵劑,而蘗木則是用來支撐葡萄藤等植物的。成語“麴蘗”比喻人才的培養過程,就像釀酒需要麴曲一樣,人才的成長也需要經歷一定的過程和條件。這個成語強調了培養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人才成長的必要條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培養人才的過程和條件。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人才成長的重視和期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麴蘗”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麥秀》中,其中有一句“麴蘗之宴,言笑晏晏”。這句詩歌描寫了一個麴蘗之宴,意味著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在培養人才。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引申為培養人才的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麴蘗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麴蘗”,他們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
2. 這個公司重視對員工的培養,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麴蘗”條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麴蘗”與釀酒和葡萄藤聯系起來,想象人才的成長就像釀酒一樣需要麴曲和蘗木的支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人才培養相關的成語,如“蘧蒿之思”、“松柏之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覺得老師是我們的“麴蘗”,通過她的教育我們能夠茁壯成長。
2. 初中生: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是我們成長的“麴蘗”。
3. 高中生:家庭是我成長的“麴蘗”,父母的教育和關愛讓我能夠不斷進步。
4. 大學生:大學是我們成才的“麴蘗”,在這里我們能夠接觸到更廣闊的知識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