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損
成語(Idiom):枯損
發音(Pronunciation):kū sǔ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因長時間的使用或磨損而變得干癟、不堪使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損是由“枯”和“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枯指干癟、不新鮮,損指磨損、損耗。枯損形容事物因長時間的使用或磨損而變得干癟、不堪使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枯損常用于形容物品、器具、設備等因長時間的使用或磨損而變得干癟、不堪使用。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精力、才智等因勞累過度而衰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枯損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馬援傳》。相傳馬援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將領,他在西域服役多年,戰功赫赫。后來,馬援因年事已高,身體疲憊不堪,請求朝廷撤回他的職務。朝廷同意了他的請求,但給了他一個枯損的官職,以示對他多年辛勤工作的尊重。于是,人們就用“枯損”這個成語,來形容因長時間的使用或磨損而變得干癟、不堪使用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把剪刀已經枯損得無法剪斷一根細線了。
2. 這本書因為多年的閱讀而枯損不堪,只能放在書架上擺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枯損”聯想成一個干癟的樹枝,表示物品因長時間的使用或磨損而變得干癟、不堪使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枯損”相關的成語,如“枯槁”、“損人利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球因為長時間的踢而變得枯損,不能再踢了。
2. 初中生:這雙鞋已經枯損得不能再穿了,應該換一雙新的。
3. 高中生:經過多年的使用,這臺電腦已經枯損不堪,需要進行升級。
4. 大學生:長時間的工作壓力使得他的身體和精力都枯損了,需要休息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