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種
基本解釋
(1).耕種。《后漢書·東夷傳·東沃沮》:“土肥美,背山向海,宜五穀,善田種。” 宋 梅堯臣 《送施司封福建提刑》詩:“銅苗休問發,田種去教親。” 明 唐順之 《裕州均田碑記》:“野多陂陀、磽確,上雜砂石,不純可田種。”
(2).田地。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夫田種者,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晉書·劉弘傳》:“于時流人在 荊州 十餘萬戶…… 弘 乃給其田種糧食,擢其賢才,隨資敘用。”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詩》:“舟船通海嶠,田種繞城隅。”
(3).指莊稼。 唐 韓愈 《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田種所收,十不存一。”《三國志平話》卷下:“見耗蕩田種,軍師煩惱。”
成語(Idiom):田種(tián zhǒng)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zh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農田的種類或作物的種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種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田指農田,種指作物的種類。這個成語表示農田所種植的作物的種類,也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不同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農田的種類,也可以引申為其他各種領域的種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表達各種事物的種類或類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農民們根據農田的土質、水源等條件選擇適合種植的作物,形成了不同的田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成語也被引申為其他領域的種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種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單獨的詞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塊農田主要種植水稻和小麥,是一個雙季作物的田種。
2. 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水果,形成了多樣化的田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田種與農田的種類聯系起來,想象在農田中各種不同的作物在生長,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農田和作物種類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農業發展和農田管理的歷史。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的農田有很多田種,有水稻、小麥、玉米等。
2. 初中生(13-15歲):農業科技的發展使得田種更加豐富多樣。
3. 高中生(16-18歲):我們要學習不同的田種,了解不同作物的種植技術。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農業現代化使得田種的管理更加高效和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