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偷懶書(tōu lǎn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tōu lǎn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敷衍塞責、不認真對待工作或學習,偷懶敷衍的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偷懶書是一個由“偷懶”和“書”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偷懶指的是不努力工作或學習,敷衍塞責。書在這里代表學習或工作的內容。偷懶書表示對工作或學習的不認真對待,只是敷衍了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偷懶書常用于形容某人對工作或學習不認真對待,只是敷衍塞責的態度。可以用于批評他人的懶散行為,也可以用于自嘲或調侃自己的懶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偷懶書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它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勤奮和努力的重視。這個成語提醒人們要對待工作和學習持認真的態度,不要敷衍塞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偷懶書由兩個詞組成,偷懶和書,通過組合形成了一個新的詞語,表示對工作或學習的不認真對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偷懶書,從來不認真對待工作。
2. 考試前一天他才開始復習,真是個偷懶書的典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偷懶書與懶惰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印象深刻的形象。也可以通過制定計劃、設定目標等方式來避免成為偷懶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勤奮、努力相關的成語,如勤能補拙、勤勞致富等,以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態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寫作業了,我要當一個偷懶書的人!
2. 初中生:他老是偷懶書,考試肯定不會考好的。
3. 高中生:我以前總是偷懶書,現在后悔莫及,要努力補回來!
4. 大學生:別再偷懶書了,好好學習才能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