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逍遙法外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yáo fǎ w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犯了法律罪行,但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不受懲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逍遙,指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法外,指超出法律的制約。逍遙法外形容犯罪嫌疑人或罪犯逃脫法律的追究和處罰,自由自在地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逍遙法外常用于形容犯罪分子、不法分子或者其他違法行為者逃脫法律制裁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人在某種情況下逃脫了應有的懲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二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子罕犯下了重罪,但是因為他的親屬勢力龐大,逍遙法外,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逐漸形成了成語“逍遙法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貪官一直逍遙法外,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
2. 不法分子屢次作案,但是由于缺乏證據,一直逍遙法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逍遙自在地在法律的外面行走,沒有受到任何束縛和制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法律和犯罪相關的成語,例如“罪魁禍首”、“罪不容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一直欺負我,但是他總是逍遙法外,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2. 初中生:這個黑社會老大一直在黑暗中活動,逍遙法外,警察無法抓住他。
3. 高中生:這個貪官利用職權進行腐敗,逍遙法外,讓人非常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