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蠟
基本解釋
周 代每年農事完畢,于建亥之月(十二月)舉行的祭祀名稱。《禮記·郊特牲》:“八蠟以記四方,四方不成,八蠟不通,以謹民財也。” 鄭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則不通於蠟焉,使民謹於用財。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 孔穎達 疏:“言蠟祭八神,因以明記四方之國,記其有豐稔有兇荒之異也。”按,八蠟之神諸家解說不一。 三國 魏 王肅 分貓虎為二,而去昆蟲; 宋 陳祥道 則去昆蟲而增百種; 呂大臨 則去先嗇、昆蟲而增百種,又分貓虎為二。見 錢大昕 《潛研堂集·答問五》。
成語(Idiom):八蠟
發音(Pronunciation):bā l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光彩照人,美麗動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蠟原指八盞點了蠟燭的燈,比喻光彩照人,美麗動人。形容人的容貌或事物的外表非常美麗,光彩照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麗、容貌出眾,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外表美麗動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蠟這個成語起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醒世恒言·八蠟》。故事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她的容貌美麗動人,就像八盞點了蠟燭的燈一樣,散發出迷人的光彩。后來,人們就用“八蠟”來形容美麗動人的容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蠟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容貌如八蠟,讓人一見難忘。
2. 這幅畫的色彩斑斕,美麗得像八蠟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容貌非常美麗,就像點了八盞蠟燭的燈一樣,光彩照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美麗相關的成語,如“美如冠玉”、“美輪美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笑容像八蠟一樣燦爛。
2. 初中生:這幅畫的色彩斑斕,美麗得像八蠟一樣。
3. 高中生:她的容貌如八蠟,讓人一見難忘。
4. 大學生:她的外表美麗動人,就像八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