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竭
成語(Idiom):斷竭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力量、精力等耗盡,不能繼續進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竭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斷指斷絕、中止,竭指消耗、耗盡。斷竭形容力量、精力等消耗殆盡,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斷竭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體力或精力耗盡,不能再繼續做某事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資源、能力等完全消耗殆盡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二年》這篇古代文獻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晏子的人在燕國任職時,為了保護國家利益,他連續奔波勞累,精疲力竭。最后,他在一次邊境巡視中因為體力不支而暈倒。這個故事中的斷竭成語就是用來形容晏子精力消耗殆盡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斷竭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斷”和動賓短語“竭”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太辛苦了,現在已經斷竭了。
2. 這個項目的經費已經斷竭,我們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了。
3. 學習了一整天,我感到身體已經斷竭,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斷竭與體力或精力耗盡的情況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長時間的勞累后,精疲力竭地倒在地上,無法再繼續前進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精力或資源耗盡有關的成語,如“力竭”、“資源耗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跑了一圈操場后感到斷竭了。
2. 初中生:考試前晚我一直在復習,結果考試時感到斷竭了。
3. 高中生:寫作文寫到一半,突然感到斷竭,無法繼續寫下去了。
4. 大學生:準備考研的時候,精力已經斷竭,需要好好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