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騎燈
基本解釋
亦作“ 馬騎鐙 ”。即走馬燈。 宋 金盈之 《醉翁談錄·京城風俗記·正月》:“上元,自月初開 東華門 為鐙字……又有鐙毬、鐙槊、絹鐙籠、日月鐙、詩牌絹鐙、鏡鐙、字鐙、馬騎鐙。” 宋 范成大 《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映光魚隱現,轉影騎縱橫”原注:“馬騎燈。”
成語(Idiom):馬騎燈
發音(Pronunciation):mǎ qí d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不合適、不協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騎燈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馬騎在燈上,形容事物或人的搭配不合適、不協調。它常用于形容人與環境、人與事物之間的不相稱,或是指某種行為與道德準則不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如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與他的身份不相符,或是形容某種事物與周圍環境不協調。比如,當一個高級官員穿著破舊的衣服出現在公眾場合時,可以用“馬騎燈”來形容他的形象不搭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馬騎燈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沒有確切的文獻記載。但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成語來源于明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騎著馬,頭上插著一盞燈,這樣的場景非常不合適,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馬騎燈是一個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馬”表示馬匹,“騎”表示騎在馬上,“燈”表示燈。這三個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穿著筆挺的西裝,卻戴著一頂破舊的帽子,看起來真是馬騎燈。
2. 這幅畫上的顏色搭配太奇怪了,簡直就是馬騎燈。
3. 他的言行舉止與他的身份完全不相符,簡直就像馬騎燈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騎在馬上,頭上插著一盞燈,這個場景非常不協調,就像是馬騎燈一樣。可以將這個形象牢記于心,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成語是漢語中豐富的文化遺產,通過學習成語,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衣服和鞋子顏色不搭配,看起來就像馬騎燈一樣。
2. 初中生:她雖然是學校的領導,但和同學們交流時總是用很隨便的語氣,有點像馬騎燈。
3. 高中生:他的家庭條件很好,卻不努力學習,這樣的行為真是馬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