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驗
基本解釋
兇兆。 漢 王充 《論衡·遭虎》:“古今兇驗,非唯虎也,野物皆然。 楚王 英宮樓 未成,鹿走上階,其后果薨。 魯昭公 且出,鸚鵒來巢,其后 季氏 逐 昭公 , 昭公 奔 齊 ,遂死不還。”
成語(Idiom):兇驗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兇險的事情得到驗證或證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驗是由“兇”和“驗”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兇”表示不吉利、危險的意思,“驗”表示驗證、證明的意思。兇驗的意思是指兇險的事情得到驗證或證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驗通常用來形容某種兇險的事情最終發生或得到證實。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災害、疾病傳播等不幸事件的發生,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種預測或警示的兇險情況最終變為現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五年》中。當時,齊國發生了一次大旱災,人們紛紛祈求雨水。有一個名叫寧戚的人,預言說如果他的話不成立,他愿意被判處死刑。沒想到,當天就下起了雨,人們都對寧戚的預言感到驚訝。從此以后,“兇驗”就成為了形容兇險事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驗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成語,表示某種兇險的事情得到驗證或證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地震的發生是兇驗了那位專家的預測。
2. 警告的兇驗告訴我們,不可小覷自然的力量。
3. 那個自稱能預測未來的人的兇驗最終成為現實,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進行某種預測或警示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預言成為了現實,這個人因此感到非常兇險和緊張的情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兇險、預測、警示相關的成語,如“兇多吉少”、“兇吉未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昨天天氣預報說今天會下雪,果然兇驗了!
2. 初中生:聽說有人預測明天會發生地震,我很擔心兇驗。
3. 高中生:這次疫情的爆發兇驗了我之前的擔心和憂慮。
4. 大學生:這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兇驗了他的理論,讓人們對他的研究更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