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wén hài cí ㄧˇ ㄨㄣˊ ㄏㄞˋ ㄘㄧˊ以文害辭(以文害辭)
謂拘于文字而誤解整個語句的意義。《孟子·萬章上》:“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朱熹 注:“文,字也。辭,語也……言説《詩》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義,不可以一句而害設辭之志。”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二》:“ 子美 詩,備諸家體,非必率合程度,偘偘者然也。是篇落句處凡五杜鵑,豈可以文害辭、辭害意耶?”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文害辭
成語(Idiom):以文害辭 (yǐ wén hài cí)
發(fā)音(Pronunciation):yǐ wén hài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文字來傷害別人,用言辭來損害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文害辭是指通過文字或言辭來傷害、詆毀或損害他人的名譽、形象或利益。這種傷害通常是通過惡意的評論、攻擊性的言辭或虛假的指控來實現(xiàn)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以文害辭常常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互動、言論自由和媒體報道等領域。人們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帶有攻擊性的言論,或在新聞報道中散布虛假信息,以達到詆毀他人或引起爭議的目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據(jù)說是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故事中,一個叫做顓頊的人因為他人的諷刺和攻擊,感到非常痛苦。他對自己的朋友說:“文辭之害,甚于刀鋸之傷。”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以文害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以”表示手段或方法,“文”表示文字,“害”表示傷害,“辭”表示言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jīng)常利用社交媒體以文害辭,傷害他人的名譽。
2. 在言辭攻擊中,我們應該避免以文害辭,而是以理性和客觀的態(tài)度來表達意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以文害辭”與“以字為刃”進行聯(lián)想,表示通過文字來傷害他人,用言辭來損害別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言辭和文字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避免以文害辭的行為。同時,培養(yǎng)理性和寬容的態(tài)度,以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用友善的言辭來交流,而不是以文害辭傷害別人。
2. 初中生:在網(wǎng)絡上,有些人會利用匿名賬號以文害辭,給他人帶來傷害。
3. 高中生:媒體報道應該堅持真實、客觀和負責任的原則,而不是以文害辭來制造爭議。
4. 大學生:在辯論中,我們應該注重論據(jù)和事實,而不是以文害辭攻擊對方。
5. 成年人:在社交媒體上,我們應該保持理性和友善,避免以文害辭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