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剝
基本解釋
《易》《屯》卦和《剝》卦的并稱。意謂困厄衰敗。《梁書·敬帝紀論》:“ 高祖 之遇斯屯剝,不得其死。” 唐 韓愈 孟郊 《納涼聯句》:“與子昔暌離,嗟余苦屯剝。” 明 劉元卿 《賢奕編·志怪》:“君成名在一年之外,今欲求之亦非難,但於本祿耗半,且多屯剝。”
成語(Idiom):屯剝(tún bō)
發(fā)音(Pronunciation):tún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強取豪奪的方式掠奪財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屯指的是聚集,剝指的是剝奪。屯剝的意思是指以強取豪奪的方式掠奪財產。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種強權者通過暴力手段或欺壓行為奪取他人財產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剝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描述社會不公、強權者橫行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剝奪他人權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商人或者政府官員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屯剝成語的故事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記載。但是,這個成語的含義與中國古代社會中的一些不公現象密切相關。在古代中國,由于社會制度的不完善和權力集中,一些官員或者地主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強取豪奪他人的財產,這樣的行為被人們稱為屯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屯”和“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以屯剝的方式獲取了大量財富,引起了公眾的憤慨。
2. 在這個社會中,屯剝行為屢見不鮮,需要加強法律的監(jiān)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屯”字理解為聚集、積累,將“剝”字理解為剝奪、掠奪,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現象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社會中的不公現象,以及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不喜歡小紅,他常常屯剝小紅的玩具。
2.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遠離屯剝行為,要公平對待他人。
3. 初中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不依靠屯剝來獲取財富。
4. 高中生:社會不公現象嚴重,我們應該努力改變屯剝的現狀。
5. 大學生:作為年輕一代,我們應該堅決反對屯剝行為,為社會公平正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