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爪
基本解釋
(1).鳥的腳爪。多比喻仙人纖細的手指。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 麻姑 鳥爪。”《云笈七籤》卷一○九引 晉 葛洪 《神仙傳·蔡經》:“又 麻姑 手爪,不似人形,皆似鳥爪。” 宋 馬令 《南唐書·方術傳·耿先生》:“女冠 耿先生 ,鳥爪玉貌,宛然神僊。” 宋 陸游 《書懷》詩:“招呼方瞳翁,邂逅鳥爪仙。”
(2).一種上好的茶葉。 宋 梅堯臣 《平山堂留題》詩:“ 陸羽 井苔黏瓦缸,煎鐺瀉鼎聲淙淙。雨牙鳥爪不易得,碾雪恨無居士 龐 。”
(3).山峰名。在今 南京 鍾山 。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龍腰蟠故國, 鳥爪 寄層巔。” 王文誥 輯注:“ 王註厚 曰:‘山有 鳥爪峰 。’ 次公 曰:‘《高僧傳》: 誌公 生於鷹窠,手類鳥爪,死葬於此山上。’”
成語(Idiom):鳥爪
發音(Pronunciation):niǎo zh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手指伸展開的樣子,形容手勢或動作狀況如鳥爪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鳥爪成語形容手勢或動作像鳥爪一樣,通常用來形容手勢不協調、笨拙或不靈活。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手指伸展開的樣子,比如某人在表演或做手工時,手指的動作不夠靈巧,就可以說他的手指像鳥爪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人的手勢或動作不靈活、笨拙,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比如,當你看到某人做手工時手指動作不靈活,你可以說他的手指像鳥爪一樣。或者當你在描述某人的體操動作時,如果他的手勢不夠協調,你也可以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鳥爪這個成語的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故事或傳說。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和形象都很明確,是通過對鳥爪的形態進行比喻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鳥爪成語是由“鳥”和“爪”兩個字組成的,其中,“鳥”代表鳥類動物,“爪”代表鳥類的爪子。這個成語的結構非常簡單明了,容易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手指像鳥爪一樣,做起手工來不夠靈巧。
2. 她的手勢笨拙,像鳥爪一樣,完全不協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鳥爪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形象聯想的方法。可以想象一只鳥的爪子,然后聯想到手指伸展開的樣子,這樣可以更加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鳥爪這個成語的意義是形容手勢或動作不靈活、笨拙,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比如“龍爪”、“虎爪”等,來擴展對手勢或動作的形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手指動作像鳥爪一樣,畫畫的時候總是畫得很亂。
2. 初中生:她的手勢不夠協調,跳舞的時候手像鳥爪一樣,完全不美觀。
3. 高中生:他的手指像鳥爪一樣,打字速度很慢,總是按錯鍵。
4. 大學生:她的手勢笨拙,像鳥爪一樣,無法很好地掌握樂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