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席
基本解釋
(1).古禮中尊者的席位。《儀禮·燕禮》:“小臣設公席于阼階上,西鄉;設加席,公升即位于席,西鄉。” 鄭玄 注:“后設公席者,凡禮卑者先即事,尊者后也。” 清 夏炘 《學禮管釋一·釋布席之法》:“《燕禮》大射有賓席、公席、鄉席、大夫席。公席即鄉飲射之主人席也。”
(2).官府的宴席。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府縣·劉際明太守》:“ 陳留 人 劉際明 ……遇有公席,則邀府僚會飲,其侮謔亦如之。”
成語(Idiom):公席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x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公開宣布的座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公席是指公開宣布的座位,一般用于指公共場所或會議室中的座位。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會議、宴會等場合中,為重要人物或嘉賓預留的座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公席這個成語常出現在正式的場合,例如政府會議、學術講座、頒獎典禮等。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身份重要,受到特殊待遇,被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席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當時,唐玄宗在舉行宴會時,會為重要賓客預留特殊的座位,稱之為“公席”。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重要人物或嘉賓的座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公”是形容詞,表示公開的意思;“席”是名詞,表示座位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次會議上,他坐在了與總統并排的公席上。
2. 作為嘉賓,他被安排在了最重要的公席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公開”和“座位”相關聯來記憶這個成語。將“公席”想象成一個公開宣布的座位,可以幫助記憶它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會議、座位相關的成語,例如“講臺”、“主席臺”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學校的開放日,老師為家長們準備了專門的公席。
2. 初中生:學校舉行的演講比賽中,冠軍選手坐在了公席上。
3. 高中生:學校的畢業典禮上,班主任老師坐在了與校長并排的公席上。
4. 大學生:學校的學術研討會上,知名教授被安排在了最重要的公席上。
5. 成年人:參加國際會議時,代表團的領導人坐在了公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