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袵
成語(Idiom):束袵(shù rěn)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r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束袵指束緊衣襟,形容謹慎、小心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袵原指束緊衣襟,形容人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大意。后來引申為謹慎、小心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情時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大意的情況。可以用于贊揚他人的謹慎態度,也可以用于自我警示,提醒自己在做事時要小心謹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陳涉世家》中有一段記載:陳涉年少時曾在長沙縣當過長史,他對待公務非常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大意。當時長沙縣城的人們就用“束袵”來形容他謹慎的態度。后來,這個詞語就流傳開來,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束袵,從不馬虎。
2. 學習時要多加思考,不能過于束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束袵”與“束緊衣襟”聯想在一起,想象一個人在做事時非常謹慎小心,就像是把衣襟束緊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古代典籍和歷史故事,了解更多關于“束袵”的使用情境和背后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做事情總是很束袵,從不馬虎。
2. 初中生:考試前,我會非常束袵地復習,不敢有絲毫大意。
3. 高中生:大家在寫作文時要謹慎小心,不要忽略任何細節,要做到束袵。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謹慎小心,不敢有絲毫大意,要時刻保持束袵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