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美言不信
發音(Pronunciation):měi yán bù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相信別人的美言或夸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美言不信是指不輕易相信別人的贊美或夸獎,表示對他人的言辭持懷疑態度,不輕易相信別人的好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當別人對你進行贊美或夸獎時,你可以使用美言不信來表示你對其言辭持懷疑態度。此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對別人的奉承或夸獎不以為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齊國有位名叫晏嬰的賢士,他善于辯論,深受君王的賞識。有一次,齊國的大夫們對晏嬰說:“您真是天下第一的賢士啊!”晏嬰卻回答說:“美言不信。”他認為這些夸獎都是為了討好他,不值得相信。從此以后,美言不信成為了流傳至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美言不信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美”表示美好的、好的,“言”表示言辭、話語,“不信”表示不相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夸獎總是持美言不信的態度。
2. 我對他的贊美總是美言不信,因為他常常說話不負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美言不信”與“美麗的言辭不相信”進行聯想,將“美麗的言辭”與“不相信”聯系在一起,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信任、夸獎相關的成語,如“言過其實”、“以貌取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寫得很漂亮,但我對這種美言不信。
2. 初中生:同學們都說我唱歌好聽,但我對他們的夸獎持美言不信的態度。
3. 高中生:雖然老師夸獎我是全班最聰明的學生,但我對這種美言不信,因為我知道還有很多比我更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