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舞
基本解釋
原稱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時以巾作道具,故名。《晉書·樂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傳云 項莊 劍舞, 項伯 以袖隔之,使不得害 漢高祖 ,且語 項莊 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 漢王 也。今之用巾,蓋像 項伯 衣袖之遺式。” 隋 時 牛弘 請以《巾舞》和《鞞舞》、《鐸舞》、《拂舞》并在宴會與雜伎同設,于 西涼 前奏之。 唐 時將其曲列入清商樂中。參閱《隋書·音樂志下》、《舊唐書·音樂志二》。
成語(Idiom):巾舞
發音(Pronunciation):jīn w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歡慶、喜悅或慶祝時,用巾帕舞動,表示喜悅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巾舞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巾指的是頭巾或頭帕,舞指的是舞蹈。巾舞的意思是人們在喜慶的場合中,用巾帕舞動以表達喜悅之情。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在歡慶時的熱鬧、喜悅的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巾舞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慶祝、喜悅的場合中的熱鬧景象。可以用來形容婚禮、節日、生日等喜慶場合中人們歡快、熱烈的氛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巾舞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種慶祝方式。在古代,人們在喜慶的場合中會用巾帕舞動以表達喜悅之情。這種慶祝方式逐漸形成了成語巾舞,用來形容喜慶場合中人們的歡樂和熱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巾舞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巾”和“舞”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新年晚會上,孩子們手持彩巾,歡快地巾舞慶祝新年的到來。
2. 婚禮上,新郎新娘手持巾帕,巾舞慶祝他們的幸福婚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巾舞與喜慶、熱鬧的場合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在慶祝活動中,人們手持巾帕,歡快地舞動,表達喜悅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慶祝、喜悅相關的成語,如“鑼鼓喧天”、“歡欣鼓舞”等,以擴展對于喜慶場合的描述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過生日時,我和朋友們手持彩巾,巾舞慶祝我的生日。
2. 初中生:在學校的文藝匯演上,同學們手持巾帕,巾舞慶祝學校的建校周年。
3. 高中生:畢業典禮上,我們手持畢業證書,巾舞慶祝我們的成長和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