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戎
基本解釋
征伐叛亂。 唐 崔致遠 《請巡幸江淮第二表》:“則乃九州斧鉞,討戎而齊愿風驅;四海梯航,奉贄而必能云集。”
成語(Idiom):討戎(tǎo róng)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r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征服敵人,打敗戎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戎指的是征服戎族,打敗敵人的意思。在古代,戎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民族,常常對中原地區進行侵略。因此,討戎成語表示了打敗敵人,保衛家園的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討戎一詞常用于形容戰爭中取得勝利,征服敵人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戰勝困難,戰勝對手,取得成功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討戎的故事。戰國時期,晉國的國君為了報答戎國人的恩情,決定征服戎國。晉國派出大軍,最終成功征服了戎國,打敗了戎族。從此以后,討戎成為了一個象征征服敵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討戎”的結構是“動詞 + 名詞”,表示進行某種動作來征服戎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聯合起來,討戎取勝。
2. 在這場比賽中,我們要團結一致,討戎取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討戎”這個成語:
1. 將“討”字和“戎”字分開來記憶,討字可以聯想為征服,打敗的意思;戎字可以聯想為戰爭,敵人的意思。
2. 可以將“討戎”這個成語和戰爭、勝利等相關的圖片聯系在一起,形成視覺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戰爭、征服相關的成語,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百戰百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勇敢面對困難,像討戎一樣戰勝困難。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都參加過討戎的戰爭。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我們要用智慧和努力來討戎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