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閾
成語(Idiom):庭閾(tíng yù)
發音(Pronunciation):tíng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家門口的門檻,比喻家庭的門閥、門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庭閾一詞源自《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庭有閾。”庭閾是指家門口的門檻,是家庭的象征。成語“庭閾”用來比喻家庭的門閥、門第,也可以指代家族的聲望和榮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門閥,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家族的聲望和地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庭閾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故事中,昭公問左師:“余聞庭有閾,何謂也?”左師回答說:“庭有閾者,門之所以止也。”這個故事以問答的形式,說明了庭閾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庭閾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家族的庭閾歷經幾代人的努力,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2. 他出身于一個庭閾顯赫的家族,一直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庭閾”與家庭門檻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家庭、門閥、門第相關的成語,如“門當戶對”、“門第高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的庭閾代代相傳,我們要努力保持家族的聲譽。
2. 初中生(13-15歲):他出身于一個庭閾顯赫的家族,一直以來都在追求自己的夢想。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庭閾雖然不高,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