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口
基本解釋
(1).馬的嘴。《詩·小雅·采芑》“約軧錯衡,八鸞瑲瑲” 宋 朱熹 集傳:“鈴在鑣曰鸞,馬口兩旁各一,四馬故八也。”
(2).骨相用語。指人的嘴像馬的嘴,是帝王圣賢的特征之一。 漢 王充 《論衡·骨相》:“傳言 黃帝 龍顏…… 周公 背僂, 皋陶 馬口。”
(3).方言。指尿道口。《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他最苦的是每次小便,那馬口里面就如上刀山一般的割痛。”
英文翻譯
1.【醫】external orifice of urethra;ostium urethrae external
成語(Idiom):馬口
發音(Pronunciation):mǎ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嘴巴像馬一樣喧囂、吵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口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形容人嘴巴嘈雜、吵鬧不停。馬是動物中嘴巴最大的,所以用馬口來比喻人的嘴巴吵鬧,形象地表達了人言多而雜、聲音大而嘈雜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說話聲音大、吵鬧、喧嘩,也可以用來形容場面嘈雜、喧鬧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古代有一位名叫杜陽的人,他的嘴巴像馬一樣嘈雜,吵鬧不停。有一次,杜陽去拜訪李斯,李斯見他口若懸河,憤怒地說:“你的嘴巴真像馬一樣吵鬧!”從此,人們就用“馬口”來形容人的嘴巴吵鬧不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嘴巴像馬口一樣,總是不停地喋喋不休。
2. 會議現場一片馬口,大家都在爭論不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嘴巴變成了馬的嘴巴,發出嘈雜的聲音,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馬耳東風”、“馬首是瞻”等,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教室里一片馬口,同學們都在討論今天的作業。
2. 初中生:球場上一片馬口,觀眾們為自己支持的隊伍歡呼。
3. 高中生:班級群里一片馬口,同學們在討論明天的活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