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史
基本解釋
唐 時,《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十部正史合稱“十史”。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十三史十史》:“十史者,自 三國 至 隋 十代之史, 馬 、 班 、 范 三家不在其數。”
成語(Idiom):十史(shí shǐ)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s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國歷史上的十部史書,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南齊書》、《南史》、《北齊書》、《北史》、《舊唐書》和《新唐書》。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史是中國歷史上十部重要的史書的總稱,涵蓋了從秦朝到唐朝的歷史記載。這些史書記錄了各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對于研究中國歷史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十史常用于指代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史書,可以在學術研究、歷史教育等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十史的概念最早出現于明代朱權的《十史評議》,后來成為學界通用的概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研究了十史,對中國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2. 學習十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會變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十史的“十”字與十個史書的名稱進行聯想,例如“十史”可以聯想為“十個史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國歷史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每部史書的內容和作者的背景,深入了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正在學習《史記》,它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十史。
2. 初中生:老師讓我們讀《三國志》,這是十史中的一部。
3. 高中生:我對《舊唐書》非常感興趣,想深入了解唐朝的歷史。
4. 大學生:我正在研究十史中的《漢書》,它對中國歷史研究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