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借馬
基本解釋
指 唐 代翰林學士初入翰林院時,官府所贈的馬。《說郛》卷六引 唐 李肇 《翰林志》:“學士初入院,賜馬一疋,謂之長借馬。”
成語(Idiom):長借馬
發音(Pronunciation):cháng jiè m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長期借用別人的東西而不歸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長借馬是一個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長”表示長時間,借馬則是指借用馬匹。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長期借用別人的東西而不歸還。它形象地比喻一種長時間占用別人的資源或利用別人的勞動而不加以回報或歸還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描述各種情境,比如一個人長期借用別人的工具而不還,或者長時間占用別人的時間而不給予回報,都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長借馬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左傳》。故事中,晉國的公子重耳借用了齊國的馬,卻一直不歸還。最終,公子重耳成功奪取了晉國的國君之位。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成為成語,用來形容長期借用而不歸還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長借馬”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借馬,一直不還,讓人很生氣。
2. 這個人總是長借馬,從來不還,真是太不誠實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長時間借用別人的馬匹而不歸還,這個人的形象會給人留下不誠實、不守信用的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學習關于成語的知識,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典故,了解更多成語的用法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長借馬,不還給我,我很生氣。
2. 初中生:這個人長期借用別人的筆記本電腦而不歸還,真是太不誠實了。
3. 高中生:他長借馬,占用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卻從不給予回報,真是太自私了。
4. 大學生:這個人長期借用我的書籍而不還,讓我很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