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維
成語(Idiom):拘維
發音(Pronunciation):jū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拘泥于細小的事物,固執己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拘維是由“拘”和“維”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拘,意為限制、局限;維,意為細微。拘維指人們過分注重細節,而忽略了整體大局,固執己見,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意見或建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拘維常用于批評那些過分拘泥于細節,不愿意接受他人意見的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拘維的態度往往會阻礙合作和創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拘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楊震傳》中。據傳,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當時擔任官職時,對細節非常注重,甚至對一些小問題都要堅持己見。因此,后人用“拘維”來形容過分拘泥于細節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拘維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拘”和名詞“維”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無法達成共識,因為他們太拘維了。
2. 別拘維了,要學會放開一些,才能更好地與他人合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拘維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細小的繩子拘束住,無法自由行動,從而引申出固執己見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拘維是一個貶義詞,所以在交流中要注意避免過分拘維。學習時,要注重整體把握,不要過分糾結于細節,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太拘維了,她總是糾結于我每天寫作業的時間。
2. 初中生:老師說我們要注重思維的靈活性,不要拘維于書本上的內容。
3. 高中生:我和同學們在討論問題時,有些同學總是拘維于細節,導致我們無法取得共識。
4. 大學生:當你在寫論文時,不要過分拘維于每個字的用詞,要注重整體結構和論證的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