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日天種
基本解釋
流傳在 新疆 塔什庫爾干 地區 塔吉克 族中的傳說。最早見于《大唐西域記》。相傳古代 波斯 國王遣使赴 唐 請婚,歸途至 帕米爾 時,因路途受阻,遂在山頂筑一宮室讓公主暫居。數月后,發現公主已孕,據說乃太陽神所賜,大臣畏懼,乃在此定居。后生一男,即 朅盤陁國 第一代國王。因其與 漢 人有血緣關系,故稱其始祖為“漢日天種”。迄今當地群眾尚稱該地一古堡為“克孜庫爾干”,意即“公主堡”。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朅盤陁國》:“今王淳質,敬重三寶,儀容閑雅,篤志好學。建國已來,多歷年所,其自稱云是 至那提婆瞿呾羅 ……以其先祖之世,母則 漢 土之人,父乃日天之種,故其自稱‘漢日天種’。然其王族,貌同中國,首飾方冠,身衣胡服。”
成語(Idiom):漢日天種
發音(Pronunciation):hàn rì tiān zh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促進兩國關系的發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漢日天種是由“漢”、“日”、“天”、“種”四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漢”指中國,“日”指日本,“天”指上天,“種”指播種。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就像上天播下了友誼的種子,促進了兩國關系的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漢日天種常用于描述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場景,可以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例如中日友好交流會、中日青年交流活動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日天種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古代中國的一位農夫在田地里播種時,不小心將一顆種子扔到了日本的土地上。結果,這顆種子在日本土地上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樹。這棵樹上結滿了美麗的花朵,代表著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因此,人們用“漢日天種”來形容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中日友好交流活動是漢日天種的具體體現。
2. 通過文化交流,我們可以播撒漢日天種,促進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漢日天種”這個成語與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形象聯系起來。可以想象漢字“漢”和“日”在天空中播種,長成了一棵高大的樹,上面開滿了美麗的花朵,象征著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日兩國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漢日天種這個成語。同時,可以通過參加中日友好交流活動,親身體驗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氛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努力學習,為中日友好交往播撒漢日天種。
2. 初中生:通過參加中日青年交流活動,我們可以親身感受到漢日天種的力量。
3. 高中生:漢日天種是中日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象征,我們要為中日關系的發展做出貢獻。
4. 大學生:作為中日友好使者,我們要努力傳承和發揚漢日天種的精神,促進兩國關系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