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襟
基本解釋
◎ 開襟 kāijīn
(1) [a kind of Chinese-style garment which buttons down the front or on the right]∶中式上衣、袍子等的一種式樣,前面的部分分開,紐扣在胸前的叫對開襟,在右側的叫右開襟
(2) [with one's coat unbuttoned]∶[乘涼]敞開衣襟
詳細解釋
(1).敞開衣襟。 漢 王粲 《登樓賦》:“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 晉 潘岳 《西征賦》:“開襟乎清暑之館,游目乎五柞之宮。”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審李賓客之芳一百韻》:“開襟驅瘴癘,明目掃云煙。”
(2).開擴心胸;敞開胸懷。 唐 李咸用 《寄所知》詩:“從道趣時身計拙,如非所好肯開襟。” 宋 賀鑄 《題漢陽招真亭》詩:“殘陽 云夢 窅然深,尚欲開襟吞八九。” 葉玉森 《太平洋歸舟中作》詩:“淘盡胸中閒塊壘,開襟朗朗現靈臺。”
(3).上衣、袍子等的一種式樣,前面的部分分開,紐扣在胸前的叫對開襟,在右側的叫右開襟。
(4). 漢 宮樓閣名。《西京雜記》卷一:“ 漢 掖庭有 月影臺 、 云光殿 、 九華殿 、 鳴鸞殿 、 開襟閣 、 臨池觀 ,不在簿籍,皆繁華窈窕之所棲宿焉。”《西京雜記》卷一:“ 漢 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於 開襟樓 。”
成語(Idiom):開襟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敞開衣襟,表示心胸寬廣,心地豁達,不拘泥小節,能容忍他人的過失或錯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襟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開”表示敞開,第二個字“襟”表示衣襟。開襟的基本含義是指敞開衣襟,形象地表示一個人的心胸寬廣,心地豁達,不拘泥小節,能夠容忍他人的過失或錯誤。開襟也可以理解為心胸寬廣、寬容大度的一種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襟一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通常用于稱贊一個人心地善良、寬容大度,不計較小事情。在日常生活中,開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他人的錯誤或過失不計較,能夠包容和諒解他人的行為。這個成語也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胸懷寬廣,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開襟成語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是它的含義和象征意義在古代文化中有所體現。開襟的形象來自于古代衣著的一種習俗。古代的衣襟通常是封閉的,而敞開衣襟則表示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能夠容納更多的事物和他人的錯誤。因此,開襟成語也就寓意著一個人的胸懷寬廣、寬容大度的品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襟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開”是動詞,表示敞開;第二個字“襟”是名詞,表示衣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錯誤總是能夠開襟包容。
2. 在團隊合作中,我們應該學會開襟,接納不同的意見和建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開襟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敞開衣襟,展示出他寬廣的胸懷和寬容的心態。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開襟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觀看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來進一步理解和應用開襟這個成語。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寬容、寬廣心胸相關的成語,例如“寬以待人”、“寬宏大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開襟包容別人的錯誤。
2. 初中生:在團隊合作中,我們應該學會開襟接納不同的意見。
3. 高中生: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開襟的心態,容忍他人的過失。
4.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開襟寬容,不計較小事情。
5. 成年人:有開襟的心態,才能夠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