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疾
成語(Idiom):調疾(diào jí)
發音(Pronunciation):diào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調整疾病,治愈病痛。也可引申為調整問題,解決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調疾是指對疾病進行治療,使病情得到緩解或痊愈。在引申意義上,調疾可以指調整問題,解決困難,使事情恢復正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醫生治療疾病,或指解決問題、排除困難的過程。也可以用于描述個人或組織在處理問題時的調整和改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起源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故事中,荀卿是孟子的一位學生,他得了一種罕見的疾病,醫生束手無策。后來,孟子在聽說了荀卿的病情后,用自己的治療方法調整了荀卿的病痛,使他康復。由此,調疾成為了形容治愈疾病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醫生經過精心調疾,終于使病人康復。
2. 這個團隊經過不懈努力,成功調疾,解決了許多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調疾”理解為調整疾病,治愈病痛。可以通過與醫生治療疾病的過程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健康、醫療相關的成語,如“治病救人”、“病入膏肓”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醫生調疾,使我康復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們通過調疾,解決了困擾學校多年的問題。
3. 高中生(16-18歲):這位醫生經過精心調疾,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4. 大學生(19-22歲):通過調疾,我們成功解決了項目中遇到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