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迓
成語(Idiom):延迓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y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拖延、推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情的進展或行為的執行被遲延或推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個行動或決定被推遲或延遲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拖延或猶豫不決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晉國的宣公在戰爭中大勝,但是他卻沒有追擊敵軍,而是拖延了行動。他的大臣們對此感到非常不滿,于是有人對他說:“你的行動就像‘延迓’一樣,遲遲不進。”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延迓處理問題,結果事情越來越復雜了。
2. 這個會議已經延迓了好幾次,我們真的需要盡快解決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延迓”分解為“延”和“迓”兩個字,延指拖延,迓指推遲,通過聯想這兩個字的含義,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時光荏苒”、“一刻千金”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上學都會延迓一會兒,所以經常遲到。
2. 初中生:我想看電視,但是爸爸讓我先做作業,真是太延迓了!
3. 高中生:我一直在延迓選大學的決定,不知道該選擇哪所學校。
4. 大學生:我總是喜歡延迓寫論文,結果最后一天才匆匆忙忙完成。
5. 成年人:我計劃去旅行,但因為工作的原因一直延迓了。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延迓”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