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悵然自失
發音(Pronunciation):chàng rán zì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情沮喪或失落至極,感到無法自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悵然自失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悵然”和“自失”兩個詞組成。悵然表示心情沮喪、失望,自失表示失去自控力,無法自持。整個成語的意思是形容人的心情沮喪到了極點,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悵然自失常常用來形容在失意、挫折或者受到打擊后的心情狀態。可以用來描述考試失敗后的學生、失去工作機會后的求職者、失戀后的戀人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悵然自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原文是“悵然自失,如喪考妣”。其中,“如喪考妣”意為像喪失了父母一樣傷心難過。這個成語后來被廣泛應用,并成為了現代漢語中常用的成語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悵然自失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結構為形容詞 + 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考試沒考好,回到家里悵然自失。
2. 失去了工作的他悵然自失,整天愁眉苦臉。
3. 她被男朋友甩了,心情悵然自失,整天無精打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悵然自失”與心情沮喪、失落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失去了所有的勇氣和希望,變得無精打采、無法自持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心灰意冷”、“郁郁寡歡”等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你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比賽中輸了,回到家里悵然自失。
2. 初中生:考試沒考好,他悵然自失地走出了教室。
3. 高中生:被學校拒絕錄取后,她悵然自失地離開了校園。
4. 大學生:面試失敗后,他悵然自失地回到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