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鍔
成語(Idiom):芒鍔(máng è)
發音(Pronunciation):máng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物勇猛果敢,銳氣十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芒鍔,芒指芒刺,鍔指刀鋒,比喻人物勇猛果敢,銳氣十足,有沖破一切障礙、披荊斬棘的氣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物勇猛果敢,銳氣十足的情況,常用于贊美或描述英勇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芒鍔的故事。漢朝初年,項羽率領楚軍與秦軍作戰,楚軍連戰連勝,項羽勇猛無敵,敵人聞之色變。有一次,項羽攻打秦軍的城池,城中守軍固守不出,項羽便親自登城,破門而入。他手持長刀,鋒芒畢露,所向披靡,敵人無不膽寒。此后,人們就用“芒鍔”來形容勇猛果敢、銳氣十足的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芒鍔的將軍,勇猛無敵。
2. 這個年輕人有著芒鍔的氣質,敢于沖破一切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芒刺和刀鋒,形象地想象一個人手持芒刺和刀鋒,勇猛果敢地沖向敵人,以此來記憶芒鍔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勇猛果敢相關的成語,如“膽大包天”、“勇往直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芒鍔的英雄,敢于保護弱小的朋友。
2.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有著芒鍔的精神,永不放棄。
3. 高中生:他是一個芒鍔的創業者,敢于冒險追求夢想。
4. 大學生:她是一個芒鍔的志愿者,勇敢地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