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粗
成語(Idiom):資粗
發(fā)音(Pronunciation):zī c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淺薄,知識貧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資粗是由“資”和“粗”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資”指的是才能、學問,而“粗”則表示淺薄、貧乏。因此,資粗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人才淺薄,知識貧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資粗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學識、才能不夠深厚或者不夠豐富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批評或者警示那些沒有經過深入學習、了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資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晉書·王衍傳》中。據傳,王衍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德才兼?zhèn)涞墓賳T,他非常注重學問修養(yǎng),而且學識淵博。有一次,王衍在宴會上與一位名叫王戎的官員交談,發(fā)現(xiàn)王戎對于一些基本的學問知識竟然一無所知,非常驚訝。于是,王衍對王戎說:“你的資質太淺薄了,真是資粗!”從此以后,“資粗”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學識淺薄、才能貧乏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資粗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長得很帥,但是資粗,沒有什么內涵。
2. 這個學生雖然努力學習,但由于基礎太差,還是顯得有些資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資粗”這個成語與“知識貧乏”這個含義聯(lián)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頭上沒有書本,而是空蕩蕩的,表示他的知識很貧乏,才能很淺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化和教育制度,以了解為什么知識的貧乏被認為是一種不好的情況??梢蚤喿x相關的歷史書籍或者參觀博物館來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教育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看起來很聰明,但是他的知識還是有些資粗。
2. 初中生:這個同學學習很努力,但由于基礎太差,所以在一些知識上還是顯得有些資粗。
3. 高中生:他雖然是班里的班長,但是他的學識太淺薄了,真是資粗!
4. 大學生:雖然他是一個大學生,但是他的專業(yè)知識卻很有限,可以說是資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