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毛
基本解釋
指農作物。借指農民。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蔬甲喜臨社,田毛樂寬征。” 王伯大 音釋:“田所生者謂之毛。” 宋 劉克莊 《滿江紅·次韻徐使君癸亥燈夕》詞:“奎文寵,崇儒教。田毛喜,寬租詔。”
成語(Idiom):田毛(tián máo)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m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田地里的雜草,比喻官員貪污受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毛是指田地里的雜草,由于雜草生長繁茂,容易掩蓋莊稼,給莊稼帶來威脅。在成語中,田毛比喻官員貪污受賄,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批評官員貪污腐敗的場合,用來形容那些貪贓枉法、侵害人民利益的官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田毛”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田有莠,宜若田毛。”意思是田地里有雜草,應該像拔除田毛一樣清除。后來,這個成語演變為形容官員貪污受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官員真是個田毛,一心只想著如何貪污受賄。
2. 不拔除田毛,怎能保護好莊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田地里長滿了雜草,官員們貪污受賄就像是這些雜草一樣,損害了莊稼的生長。通過形象的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有關腐敗問題的成語,如“貪官污吏”、“貪污舞弊”等,可以幫助擴展對這個話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田地里長滿了田毛,莊稼長得不好。
2. 初中生:這個官員是個田毛,一直在貪污受賄。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清除社會上的田毛,建設一個廉潔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