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徒
基本解釋
脫離戶籍而逃亡在外的人。《漢書·王嘉傳》:“前 山陽 亡徒 蘇令 等從橫,吏士臨難,莫肯伏節死義,以守相威權素奪也。” 宋 蘇轍 《代陳汝羲學士南京謝表》:“ 漢宣 起 張敞 於亡徒, 漢武 用 安國 於 梁 獄。”
成語(Idiom):亡徒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主心骨、沒有追求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徒是由“亡”和“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亡意為失去、沒有,徒意為徒步、行走。亡徒指沒有主心骨、沒有追求的人,形容缺乏目標和動力,沒有奮斗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亡徒一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缺乏目標和動力的人。可以用于貶義的描述,表示對某人的不滿或批評,也可以用于自我反省和警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亡徒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十五年》。當時,魯國國君哀公問大夫公叔痤:“你認為我這個國君如何?”公叔痤回答說:“國君像一匹馬,但是沒有鞭策的人。”哀公聽后感到很受打擊,于是問他的宰相管仲:“你認為我如何?”管仲回答說:“國君像一只船,但是沒有舵手。”哀公聽后更加沮喪,最后他問晏子:“你認為我如何?”晏子回答說:“國君像一只鳥,但是沒有翅膀。”哀公聽后非常憤怒,因為這幾位大夫都沒有夸獎他。于是他將這三個人都處死,以示警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亡徒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亡徒,整天無所事事,沒有追求。
2. 這些亡徒只會抱怨,從不努力改變自己的境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亡徒的發音與“忘了途”進行聯想,表示一個人迷失了目標和方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關于亡徒的使用場景和情境。同時,可以學習其他與亡徒意義相近的成語,如“無所事事”、“庸庸碌碌”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不努力學習,成了亡徒。
2. 初中生:他們整天玩游戲,變成了亡徒。
3. 高中生:她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追求,成了亡徒。
4. 大學生:他們沒有積極的生活態度,成了亡徒。
5. 成年人:如果你沒有目標和動力,你就會成為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