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訥
成語(Idiom):質訥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n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或行動遲鈍、拘謹,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質指性格拘謹,訥指言語遲緩。質訥形容一個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說話遲緩,表達能力差,容易產生誤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不善言辭,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意見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一個人思維遲鈍,反應遲緩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質訥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春秋時期魯國的一位賢人公輸班。公輸班性格拘謹,不善言辭,但他有睿智的思考能力,能夠在關鍵時刻給出明智的建議。因此,質訥一詞也帶有一定的褒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質訥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質訥,但思維敏捷,常能給出很好的建議。
2. 她一向質訥,很少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的意見。
3. 他的質訥形象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被認為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質訥這個詞語??梢韵胂笠粋€人筆直地站在那里,嘴巴動作遲緩,表情拘謹,不善言辭的形象。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質訥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表達能力相關的成語,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等,以擴展詞匯量和提高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很質訥,總是不愿意在班級里大聲說話。
2. 小學生:我有一個同學很質訥,平時很少和別人交流。
3. 初中生:他雖然質訥,但是在寫作方面很有天賦。
4. 高中生:對于質訥的人來說,參加辯論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5. 大學生:有時候質訥的人更容易被人誤解,需要努力提高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