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顧
基本解釋
(1).一看。 漢 東方朔 《七諫·怨思》:“過故鄉(xiāng)而一顧兮,泣戲欷而霑衿。”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每一顧而掩涕,嘆君門之九重,忠怨之辭也。” 唐 劉長卿 《題虎丘寺詩》:“徘徊北樓上,江海窮一顧。” 巴金 《利娜》上篇:“怎樣才能夠使他知道我在這里千方百計地求他一顧啊!”
(2).《戰(zhàn)國策·燕策二》有經(jīng) 伯樂 一顧而馬價十倍之說。后以“一顧”喻受人引舉稱揚或提攜知遇。 南朝 齊 謝朓 《和王主簿怨情》詩:“生平一顧重,宿昔千金賤。”《南史·蕭子顯傳》:“一顧之恩,非望而至。” 唐 李益 《將赴朔方早發(fā)漢武泉》詩:“問我此何為,平生重一顧。”
(3).謂顧瞻偏重于某一邊。《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之時, 彭王 一顧,與 楚 則 漢 破,與 漢 而 楚 破。”
成語(Idiom):一顧
發(fā)音(Pronunciation):yī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眼的瞥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顧指的是一眼的瞥視,形容輕視或不重視。通常用于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的忽視或漠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顧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的輕視和不重視。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或?qū)Υ匾虑榈膽B(tài)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一顧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官員,他有一個下屬,每次向他請教問題時,他總是只是隨便看了一眼,然后馬上就不耐煩地讓他離開。這位下屬感到非常委屈和被輕視,于是他決定離開這個官員。后來,這位官員遇到了一些困難,需要下屬的幫助,但是下屬卻拒絕了他的請求。官員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輕視導(dǎo)致了這一切,他后悔不已。這個故事傳開后,人們就用一顧來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的輕視。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一”表示數(shù)量的一,表示一次,而“顧”表示瞥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我的問題只是一顧而已,根本不重視。
2. 在他眼里,我只是一個不值一顧的人。
3. 這個項目對公司來說非常重要,不能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只是一顧了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顧的含義與“一眼”相聯(lián)系,因為一顧的意思就是一眼的瞥視。你可以想象自己在看到一件不重要的東西時,只是隨便地瞥了一眼,然后就不再關(guān)注它了。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輕視和不重視相關(guān)的成語,如一笑了之、不屑一顧等,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老師對我的問題只是一顧而已,沒有解答。
2. 初中生:他對我提出的建議只是一顧而已,沒有采納。
3. 高中生:老板對我的建議不屑一顧,完全不重視。
4. 大學(xué)生:面試官對我的簡歷只是一顧而已,沒有給予足夠的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