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府
基本解釋
(1).指 周 代的太府、玉府、內府、外府、膳府。《列子·周穆王》:“五府為虛,而臺始成。” 張湛 注:“《周禮》:太府掌九貢九職之貨賄,玉府掌金玉玩好,內府主良貨賄,外府主泉藏,膳府主四時食物者也。”
(2).即明堂。《北史·牛弘傳》:“竊謂明堂者…… 黃帝 曰合宮, 堯 曰五府, 舜 曰總章,布政興教,由來尚矣。”《太平御覽》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 《禮記外傳》:“ 唐 虞 為五府, 夏 謂太廟為世室, 殷 人謂路寢為重屋, 周 人謂五府為明堂。” 宋 范仲淹 《明堂賦》:“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3).古代五官署的合稱。所指不一。《漢書·趙充國傳》:“后 臨眾 病免,五府復舉 湯 。”《資治通鑒·漢宣帝神爵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前將軍,併后將軍府為五府。”《后漢書·張楷傳》:“﹝ 楷 ﹞五府連辟,舉賢良方正,不就。” 李賢 注:“五府,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車也。”《周書·晉蕩公護傳》:“ 保定 元年,以 護 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五府總於天官。”《資治通鑒·陳文帝天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五府,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也。” 宋 趙昇 《朝野類要·稱謂》:“五府:兩參政,三樞密。”
(4).傳說中的仙人居所。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英文翻譯
1.【醫】five fu
成語(Idiom):五府(wǔ fǔ)
發音(Pronunciation):wǔ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五個政府機構,也泛指政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府是指古代中國的五個政府機構,分別是太府、司農府、司戶府、光祿府和宗正府。這五個府分別負責財政、農業、戶籍、禮儀和宗廟祭祀等方面的事務。后來,“五府”一詞也被用來泛指政府機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政府的機構和行政管理體制。也可以用來指代政府的工作和決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府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政府機構。在古代,五府是負責國家重要事務的五個機構,具有很高的權力和影響力。因此,人們將五府用作政府的代稱,形容政府的機構和行政管理體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府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城市的五府工作效率很高,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2. 五府機構的改革是政府重要的議題之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五府成語。可以想象五府是一個龐大的政府機構,負責各個方面的事務。可以將五府與政府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中國的政府機構和行政管理體制,了解五府的具體職責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校長就像五府的一員,負責管理學校的各項事務。
2. 初中生:政府的五府機構需要加強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3. 高中生:了解五府的歷史和演變對于理解中國古代政府制度很有幫助。
4. 大學生:五府的改革是推動政府行政體制變革的重要一步。
5. 成年人:政府的五府機構需要加強監管,提高公共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