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痢
成語(Idiom):瀉痢 (xiè lì)
發音(Pronunciation):xiè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或文章流露出極端的猖狂和放縱之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瀉痢是指言辭或文章的流露,極度猖狂和放縱,無法收斂。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辭或文章表達出極端的放縱、猖狂和不受約束的態度,缺乏穩重和自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批評或諷刺那些言辭激烈、過激的人或文章。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在言辭表達上過于放縱和激進,甚至有些失去理性和冷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過激的言論、激烈的爭論或極端的觀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瀉痢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在戰國時期,齊國有個人叫做公孫龍,他是齊國的將軍,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文人。他的文筆非常出色,但是他卻喜歡用過激、猖狂的言辭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人們就用“瀉痢”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言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瀉痢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字“瀉”表示流出、放縱,第二個字“痢”表示痢疾、腹瀉。將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言辭或文章的放縱和猖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充滿了瀉痢之氣,完全沒有理性和思考。
2. 這篇文章寫得太瀉痢了,完全沒有邏輯和條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說話或寫文章時,像是腹瀉一樣,言辭不受控制地流出來,形容他的言辭或文章非常放縱和猖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成語中的“瀉”和“痢”這兩個字的意思,以及它們在其他成語或詞語中的用法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很瀉痢,沒有邏輯和條理。
2. 初中生:他的言辭太瀉痢了,完全沒有理性和思考。
3. 高中生:這篇文章充滿了瀉痢之氣,毫無條理和邏輯。
4. 大學生:他的演講充斥著瀉痢之氣,毫無思考和自制力。
5. 成人:在辯論中使用瀉痢式的言辭往往難以取得理性的討論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