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糧
基本解釋
倉庫中貯藏的糧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九章第二節:“ 懷荒鎮 兵民要求鎮將發給倉糧, 于景 拒絕,引起群眾的憤怒?!?/p>
成語(Idiom):倉糧(cāng liáng)
發音(Pronunciation):cāng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儲備糧食,比喻儲備知識、技能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倉糧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儲備糧食,用以保障生活。在引申意義上,倉糧也可以指儲備知識、技能等,以備不時之需。這個成語強調了儲備的重要性,無論是儲備食物還是知識,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倉糧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有充足的儲備,能夠應對突發情況或困難??梢杂糜诒頁P一個人的才華或能力,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的農民為了應對災荒和戰亂,常常會提前儲備糧食。這樣一來,即使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有足夠的食物維持生活。由于儲備糧食的重要性,儲存糧食的倉庫就被稱為“倉”,而儲備糧食的行為被稱為“糧”。因此,儲備知識、技能等也被比喻為“倉糧”,以強調其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倉糧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倉”和“糧”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勤奮學習,像是在為自己儲備倉糧一樣。
2.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時刻儲備倉糧,以備不時之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倉糧的意義與儲備食物或知識的重要性聯系在一起,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農民,需要提前儲備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儲備相關的成語,如“積少成多”、“有備無患”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要好好學習,儲備倉糧,以備中考的挑戰。
2. 初中生(13-15歲):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要儲備足夠的詞匯和語法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3. 高中生(16-18歲):考大學的時候,我們要儲備倉糧,以應對各種考試和面試。
4. 大學生(19-22歲):在實習或就業前,我們要儲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