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皮
成語(Idiom):嘴皮
發音(Pronunciation):zuǐ p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能言善辯,但缺乏實際行動能力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嘴皮指的是人的嘴巴,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善于口才,能夠說出很多動聽的話,但卻缺乏實際行動的能力。這樣的人通常只會空談,而不會付諸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那些只會說而不會做的人,或者用來批評那些只會空談而不愿付諸實踐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嘴皮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民間故事。故事中有一個人非常善于辯論,他總是能夠用漂亮的言辭來說服別人。然而,他卻從來不會去實際行動,只會空談。因此,人們就用“嘴皮”來形容這樣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嘴”和“皮”。其中,“嘴”指的是人的嘴巴,代表口才好;“皮”則表示表面的東西,代表外表。結合起來,表示一個人只有好口才,外表漂亮,但缺乏實際行動能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嘴皮子真厲害,說得天花亂墜,但從來不會去做實際的事情。
2. 別聽他的,他就是個嘴皮子,什么事情都只會說不會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的嘴巴貼著一層皮,嘴巴張開時,皮會隨之展開,形成一個大嘴巴。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嘴皮”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口才、行動等相關的成語,例如“口若懸河”、“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嘴皮子,老師問他問題,他總是能說出很多答案,但從來不會去做實驗。
2. 初中生:他嘴皮子很厲害,每次班會上他總是能夠用演講打動大家,但是從來沒有實際行動來幫助別人。
3. 高中生:我不喜歡和嘴皮子交朋友,他們總是說得天花亂墜,但從來不會去實際行動來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