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屩
成語(Idiom):芒屩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áng x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走遲緩或腿腳不靈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芒屩是古代一種用草編制的鞋子,草編鞋底上長滿了尖銳的芒刺,走路時容易扎腳。用芒屩來比喻人行走遲緩、腿腳不靈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芒屩常常用來形容人的行走遲緩,或者形容某人技能不夠熟練、動作不夠敏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這個成語出自《周易·系辭下》:“天地芒然而不可久處者,故受之以屩。”意思是天地間的芒草長得凌亂,不容久居,所以要穿上芒屩。這里的芒屩比喻時光的流轉(zhuǎn),人們需要隨時準備行動,不可停滯不前。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芒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像腳上穿著芒屩,一步一個腳印。
2. 這個運動員技術(shù)還不夠熟練,動作有些芒屩。
3. 老人腿腳不方便,走起路來像穿著芒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芒屩比作一雙草編鞋底上長滿了尖銳的芒刺,想象穿著這樣的鞋走路一定很困難。通過動態(tài)的想象和聯(lián)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了解芒屩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之外,還可以了解其他與走路、行動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步履維艱"、"大步流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穿上芒屩,走路好困難。
2. 初中生:他的技能還不夠熟練,動作有些芒屩。
3. 高中生:老師走路的樣子像穿著芒屩,一步一個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