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吊兒郎當(diào ér láng dāng)
發音(Pronunciation):diào ér láng d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行事不認真,懶散不負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吊兒郎當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的意思分別為“吊掛”、“兒童”、“小伙子”和“懶散”。吊兒郎當形容一個人行事不認真,不負責任,懶散敷衍。這個成語中的“吊兒郎當”一詞,有時也用來形容衣冠不整,不修邊幅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吊兒郎當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不認真,不負責任??梢杂脕硇稳莨ぷ髦械膽猩⒎笱?、不負責任,學習中的不專心、不努力,以及生活中的懶散不修邊幅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吊兒郎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朱權的《西江月·過南浦》一詩中:“吊兒郎當,當兒郎吊。郎吊兒,兒吊郎。吊郎兒,郎吊兒?!边@首詩中的“吊兒郎當”形容了人們漫不經心、敷衍塞責的態度。后來,這個詞語逐漸被引申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行事不認真,懶散不負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吊兒郎當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吊”、“兒”、“郎”、“當”分別有各自的意思,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成語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工作總是吊兒郎當,從來不認真對待。
2. 這個學生學習態度太吊兒郎當了,從不做作業。
3. 這家公司的管理太吊兒郎當了,業務一團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月撓搿暗鮾豪僧敗敝械摹暗酢弊?,想象一個人懶散地吊在樹上,不認真對待事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深入學習更多的成語,可以閱讀成語詞典或者參加成語故事講解的課程。了解成語的起源和用法,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總是吊兒郎當地完成,從來不認真寫字。
2. 初中生:這個同學考試成績吊兒郎當,從不復習。
3. 高中生:他的學習態度太吊兒郎當了,從不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4. 大學生:他的論文寫得太吊兒郎當了,沒有仔細調研和論證。
5. 成年人:他的工作總是吊兒郎當地完成,不負責任。
希望這個關于“吊兒郎當”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