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莽
基本解釋
謂平坦廣闊的草原。 晉 陸機 《赴洛道中作》詩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浙游日記》:“東北石纍纍蹲伏平莽中,曰 石浪 ,為 黃初平 叱石處。” 明 夏完淳 《王仲宣懷德》詩:“放舟 涇 渭 間,平莽見孤城。”
成語(Idiom):平莽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m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地勢平坦、廣闊無垠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莽是由“平”和“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平指平坦,莽指廣闊無垠。平莽形容地勢平坦廣闊,沒有障礙物。在引申意義上,平莽也可以用來形容心胸開闊、胸懷廣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莽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自然風景或者某人的胸懷開闊。可以用來形容大草原、大海、大漠等自然景觀,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胸懷寬廣,不拘小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平莽成語的故事起源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可以推測,這個成語可能是由古人在觀賞自然風景時形成的。古代的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山水相間,地勢不平,所以平坦廣闊的地勢在當時顯得格外寶貴和珍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草原真是平莽無垠,讓人心曠神怡。
2. 他胸懷平莽,對待每個人都非常寬容。
3. 大海的遼闊讓人感嘆,真是平莽無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平莽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片廣闊平坦的大草原上,感受到無邊無際的開闊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地勢或胸懷開闊的成語,如“博大精深”、“大有作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片大草原真是平莽無垠,我想去那里放風箏。
2. 初中生:老師胸懷平莽,對我們的問題總是很耐心解答。
3. 高中生:站在山頂,眺望遠方,只見群山連綿,大海平莽無垠,真是美不勝收。